留学生也是他乡人。
一个人在英国,有时候,真的挺难。
出国前的 “突然不想走…”
【资料图】
还记得我当年16岁,出国前,曾真情实感地、激情澎湃地抱着我妈的大腿崩溃大哭...
理由是:“我要是饿死了怎么办啊?”
直到我在英国打了第一通电话,叫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披萨,我才放心地宣布:我!大概率不会被饿死!
回国前的 “其实我想留…”
虽然在异国他乡,衣食住行样样都存在着差异,每一项技能都需要亲自通关,也总有忍不住抱怨生活真麻烦、自己真不容易的时候。
然而当你订好了返程机票,打包好了行李,最后一次走在这个英国城市的大街上的时候,你也会惊觉“这条又陌生有熟悉的街道,下次见不知会是什么样了”。
然后你会想起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暖心瞬间;每一个你突然感觉“我交到了新朋友”的瞬间;每一个被善意对待又学会回馈善意的瞬间。然后心底有个小声音在嘟囔着:“我可不可以留下来啊…”
离开家乡时的依恋,临归故里时的不舍,大概就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微妙的“崩溃”...
大城市的交通费 VS 小村镇的11路
伦敦昂贵的交通费也会压垮一个人。
我上学那会儿大概是80镑/月,完全止不住的量,更别提下单贼便利的Uber大法,查看账单时,总有种“我要不把Uber卸载了吧”的冲动……
然而当你糟心大城市的交通费时,在英国小城镇的朋友也发出了怨念的呼声:至少,你们还有地铁坐(英国目前只有伦敦、纽卡斯尔、格拉斯哥有地铁)。
英国其他城市,就只有公交,还是那种不报站的公交!
而在有些更加宁静安详(超不便利)的小城市,公交10分钟甚至20分钟才来一趟。
谷歌地图实时路况一眼望去,路真宽,绿化真好,就是羊比人多……
哈比人英国购物日常崩溃
当我在英国试穿着尺码XS的大衣,肩膀依然宽出来很多时……
当我收到了在英国某电商平台购买的裤子,试穿之后,走过的路,都干净了许多……
那一刻,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和这个国家的gap。
当你在英国开始脱发的时候……
在英国的前几年,我偶尔嬉笑其他小伙伴“你们掉发的难道不再长了么?”偶尔标榜“不要怪水质,基因问题,我就不掉。”
直到我回忆起,过去几年我一直喝的是超市买的水,坚决拒绝喝一口水龙头的过滤水……这好像才是我保住头发的秘籍!
今年,可能是因为我搬去了那个被我形容为宁静安详(超不便利)的英格兰小村庄,拎水回家的不便让我喝起了水龙头的过滤水,于是,我也加入了掉发的家族……
Lecture 的笔记 = 马什么梅?
英国导师讲课的风格千差万别。
当我导师团队的其中一位导师总是慢慢地跟我说话时,我心想“你可以正常语速,我相信我听得没问题的。”
直到我遇见了另一位好像时刻需要赶飞机的导师,那个语速把我瞬间变成马什么梅。刚记下了开头,她整段建议都讲完了。然后我就陷入了:我好菜、我好方、原来我什么都听不懂……的崩溃心情。
当然,你是可以请她放慢速度再重复,但大多数也只是2倍速和1.75倍速的差距。
当英国导师以为你是个作家……
在油管上看过一些学术写作训练视频,那些教授的很多开场白都是:“我从没觉得写作是难事,这是我从小一直在做的一种练习。”
我内心:我用中文码字儿时也没觉得是个难事儿!
前一阵,看到朋友圈里的留学生在哀嚎:自己的文献综述上交后,导师回复说并不是很能看懂。
嗯, 这种心情, 我懂。
虽然英国大学会提供一些英文写作训练,但那些真的只是领进门。
导师通常会轻描淡写告诉大家文献综述的结构,框架和意义,但你细细琢磨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需要 “先进行大量阅读才能输出微小内容” 的艰难又刺激的过程。
我们常说外国人有很好的阅读习惯,有很好的写作训练/观点表达意识。但是我们留学生中并不是人人从小都有这种习惯...
到了这种真正需要厚积薄发的时刻,崩溃过后,除了全力追赶,别无他法。
留学生的“光鲜外衣”与“实际日常”
如今各个社交平台上po出的留学生活各式各样:留学生的自律日常、学姐带你逛校园、我是怎么在六小时内写完毕业论文的……
各种全能高手应有尽有。
但这些自律、能力、光鲜背后,是真的需要用极强的自律意识培养出出众的能力,才能顺利通过各种审核测验,换取光鲜的毕业证书。
留学生们也喜欢 “报喜不报忧”。
所以当他们在社交平台晒出一个个可以让自己鼓掌的成就时,背后的努力和熬夜是数不尽的,也是别人分担不来的。
许多人的留学生活大概都是在无数个 “小崩溃、慌乱、冷静、解决、提升战斗格、成为更高阶的打手” 中过山车般循环往复的。
有些故事和心情,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相互共情体谅。
记得多爱自己一点。
来源:英国留学中心
编辑:周彩丽
统 筹 : 刘洁
终审:姜乃强
联系电话:010-67071542
入驻光明网、网易、腾讯、今日头条、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