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动作要是放在十年前,很多人只会觉得这是一种更新鲜的团购方式。但若是放在二十年前,人们就要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了。
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,携程让机票、酒旅触网,「在线旅行社」(OTA,全称为Online Travel Agency)彻底改变了人们出行的决策和消费模式。
之后的二十多年,OTA行业历经两次流变。一次是以美团为代表的「低价团购」,一次是以抖音为典型的「短视频种草」。
(资料图片)
这是不同时代,互联网迎合用户内容消费方式变化的结果。
千禧年之后,互联网迎来黄金十年。OTA是其中最热门的赛道,容纳了包括携程、同程、艺龙、去哪儿、飞猪、途牛等多个玩家。可能也是上市公司数量诞生最多的细分领域,涌现出不少明星创业者。
尽管如此,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在2019年依然敢说,「我们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」。
但真正的危机总是潜伏在看不到的地方。比如,同类竞争对手去哪儿后来被携程拿下,但真正的威胁者却是团购起家的美团,不是另一个OTA。
时任美团酒旅负责人陈亮几乎带着一种骄傲的语气说,「我们没有抢份额,我们做的是增量。」
移动时代,有实力与携程和美团酒旅相抗衡的那个「行业刺客」,变成了短视频平台抖音。
神奇之处在于,旧公司并没有完全被新模式取代。相反,这三种业态并存,而且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都是如此状态。
20年前的互联网公司,除了BAT,现在活得还不错的屈指可数。携程可能算其中一个。
疫情使得携程处于低谷状态三年,人们报复性出行需求,在今年一季度才让携程获得喘息的空间,住宿和票务收入甚至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。
今年一季度,携程的这两项收入分别为35亿元(住宿)、42亿元(票务),2019年的同期数据则为30亿元、34亿元。要知道,在严峻的2020年Q1,这两项收入跌到只剩12亿元、24亿元。
如果按照按市场交易额规模口径计算,在疫情爆发一整年之后,Fastdata研究报告数据显示,携程+去哪儿的市场份额合计跌掉了8个百分点,但仍然维持着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比。这种状态曾经持续多年,携程一度占尽优势。
早期不是这样,市场荒蛮阶段,虽然携程不断布局产业链控制酒店房源,加大行业话语权,依然阻挡不了众多玩家涌入OTA。比如艺龙、去哪儿、酷讯旅游、途家、同程等。最典型的,去哪儿、飞猪以比价搜索的平台模式快速打开市场。
但很快,因为OTA同质化严重,只能靠价格战突破规模,竞争惨烈,最终以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收购行为完成了行业整合。OTA只剩下携程独大,飞猪依靠阿里集团的流量优势努力支撑。
除了美团、抖音新生力量带来的压力,OTA这几年也受到产业链上游的挑战。
比如携程最为倚重的机票业务,航司为了避免与携程绑定太深,一方面选择与这些中小平台合作,让分销渠道更加多元化;一方面在加强自营渠道建设,直面用户。疫情期间,各大航司推出的随心飞就是一个注脚。
其实,双方的博弈由来已久。2015年,「提直降代」的政策出台,三大航空的直销比例从20%提升至50%。2016年,民航局又下发规定,机票代理商不得额外加收服务费,再次压缩了OTA的盈利空间。
新政下,国内机票代理行业被清洗。航司不希望中间商赚差价,国内机票的票源回到航空公司和大的机票代理商手中。
OTA的另一大重要收入来源酒店市场也危机重重。
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公布的《2019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》显示,2005-2016年,全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增长了44倍。但从2016年开始,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增长开始下滑。
要知道,我国酒店的连锁化率一直不高。而酒店无法形成品牌连锁化,OTA平台运营难度将加倍。所以携程定位于商旅人士的出差需求,在其酒店业务中,高端酒店占据了八成的营收比例。
连锁酒店市场萎靡不振,年轻人则爱上了更有当地风情的民宿、个性化风格的酒店。追随用户需求变化的脚步越来越难。
今年年初,梁建章在接受央视《对话》采访时,对旅游业表现出很乐观的态度。携程今年的新目标,是要促进旅游业消费一万亿。同时,他也会继续参与直播。
美团最后一次单独披露到店酒旅的业绩情况是在去年第一季度。这项业务实现营收76亿元,是餐饮外卖业务营收的三分之一。
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,美团到店酒旅营收高达223亿元,但在疫情爆发之后的2020年、2021年,这项业务营收并未受到影响,营收数据分别为213亿元、325亿元。
酒旅在美团的重要性不断显现。2017年,美团组织调整,将酒旅和餐饮,综合(餐饮之外的本地生活服务)并列,美团业务的三驾马车形成。
美团做酒店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陈亮。陈亮是王兴的初高中同学,也是美团的元老人物。2014年,美团成立酒店事业部,他担任事业部负责人,后来也担任过买菜、优选等业务的负责人,直到2022年才离开业务一线。
在携程与去哪儿贴身肉搏价格战的时候,陈亮推动美团酒店业务从团购走向预订,解决了团购模式在体验上的明显缺陷,比如用户异地预订到店却无房的问题。
这个转变是美团酒旅业务走向成熟化的关键。2013年,美团拿下了酒旅市场七成的份额。
和携程切入酒旅方式不同的是,美团一开始并未复制携程票务向酒旅倒流的路径。美团做酒旅,其实是早期做餐饮团购时,无心插柳的结果。
2016年,陈亮接受腾讯科技的采访时说,当时美团的地推团队在跟餐厅面谈签约的过程中,发现还有很多酒店也有线上推广营销的需求。「这是被市场忽略的一个增量市场。」
当时,携程、艺龙、去哪儿都还在争夺中高端酒店市场,中低端市场几乎没有竞争者。从2011年开始,美团以较低的签约成本,陆续签下了很多本地低端的中小酒店。
「农村包围城市」的持久战就在悄无声息之间发生了。
王兴2017年接受《财经》采访时也提到,美团入场之前,携程只有几万家酒店,还有几十万家还没去签,所以美团就去签了。
美团很快意识到,酒旅是一项利润相当可观的现金牛业务。初期,这项业务在业态上延用着团购的模式,因为不涉及OTA的任何运行环节,运营成本低,加上当时平台带来的协同效应,酒店业务的财务状况非常可观。
美团酒旅业务一经上线,很多缺少客户渠道的中小型单体酒店选择与美团网合作,最高峰时期,一个月的合作酒店数高达6000家。
携程的优势在一二线城市,美团则持续深耕下沉市场,「农村包围城市」的战略开始见效。
2019年,美团全年间夜量首次与携程系齐平,2020年,这项数据就超过携程系0.9亿间,并且,从这一年Q2开始,美团到店酒旅板块的营收赶超携程总营收。
美团也不是可以高枕无忧。
这几年,酒店品牌提升连锁化率,构建私域,本质都是不希望过于依赖平台。更何况,现在还有抖音这个更具攻击性的玩家入场。
移动互联网时代,内容为王。尤其是抖音、小红书崛起,OTA平台转向「内容化」竞争。
对比之下,携程早期沉淀的资源和供应链,不断强化着它作为一款工具产品的属性,美团做团购的大众点评也是如此。没有天然的流量池,获客成了他们共同的痛点。
携程并不是没有在内容上做过努力。从2011年开始,以整合拆分、投资收购各种方式,携程既做过点评网「驴评网」,也做过社区和短视频。后来直播大火,梁建章还出现在直播间,玩起了预售。但这些都收效甚微。
如果说,美团是以「团购」切入酒旅,抖音则是全面包围。
首先,短视频作为内容载体,将带有POI地址的内容分发至丰富的平台内容池。抖音的种草能量导向酒旅轻松自然,用户不仅接受度高,还愿意主动打卡分享。短视频在本地生活的种草魔力明显,抖音逐渐成为生活服务商家的核心阵地之一。
《2023抖音生活服务综合行业洞察白皮书》提到,如今,18-30岁年轻用户更多地表示会「逐渐被内容种草」。从年龄分布看,越年轻的用户对「内容种草」的接受度越高。
其次,是更低价的团购链接。一个流行的段子是,现在的年轻人,可以买贵的,但不允许自己买贵了。所以没有人会拒绝低价产品。商家也难以拒绝,因为抖音有着比美团都还要低的抽佣比例。
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3 年 1月,已经在抖音获得订单的综合行业商家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6 倍,总和订单量同比增长超三倍。
踩着新的战绩,抖音很快加强攻势。今年五月底,抖音生活服务官宣「日历房」功能上线,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是抖音切入OTA的历史性时刻。
在这之前,抖音虽然拥有庞大的流量,由于基建不完善,抖音是以团购 (预售券)的玩法在做酒旅。与美团、携程这些成熟的OTA平台相比,抖音这种玩法会让商家经营会面临更多不确定。
现在日历房上线,消费者无需先买券后预约,预订即明确入离日期。或者在需求明确时,直接在抖音通过搜索也能直接预订房间。所以,抖音的预订场景已经不再局限于短视频内容种草或者直播间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抖音就有能力颠覆携程或是美团。
抖音做本地生活,一级类目就有十个(2022年的数据),其中餐饮还是最重要攻坚战,至于核销链路更复杂的酒旅类目,更是个长线工程,所以抖音酒旅做得还很轻。
2022年有数据显示,抖音本地生活的GMV贡献比例里,到餐、到店综合和酒旅分别约为5:2.5:2.5。
抖音有流量有内容,需要补课的是资源供给,要补足酒旅生态,还需要大力借助第三方服务商的力量。同时也在持续建设用户心智。
2021年4月,抖音生活服务正式引入了服务商体系,年底内部还组建了服务商管理部。不到一年,服务商数量就突破千家。2022年下半年,这个数据又比上半年增长4倍。
要完善「内容到交易」这个链条,携程和美团完成的必修课,抖音不能省略。
又是一个永无宁日的战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