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高发!安徽疾控刚刚提醒

凯迪网   2023-08-18 00:21:04

夏季炎热,动物易躁 人们被猫狗抓伤、咬伤等情况增多 特别是农村地区 猫狗大多未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 若意外暴露后不及时进行规范处置 会增加感染狂犬病的风险

刚刚 安徽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

夏季犬伤高发 谨防感染狂犬病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据介绍,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、猫科及蝙蝠等翼手目动物,禽类、鱼类、昆虫、蜥蛎、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。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狂犬病重要事实的报告中提及: 全球范围内,99%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的

临床症状方面,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~3个月,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。

▶狂躁型 主要表现为极度恐惧、恐水、怕风、咽肌痉挛、呼吸困难、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。

▶麻痹型 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,以高热、头痛、呕吐、咬伤处疼痛开始,继而出现肢体软弱、腹胀、共济失调、肌肉瘫痪、大小便失禁等。

目前狂犬病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,一旦发病,几乎100%死亡。

被狗、猫等动物抓伤或

咬伤应该如何处理?

省疾控中心特别提醒,当出现被狂犬、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、抓伤、舔舐黏膜等可疑的狂犬病暴露时, 需及时前往正规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。 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、接种狂犬病疫苗或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,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。

及时规范处理伤口,按程序、按时、全程进行免疫接种是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成功的关键!

当发生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、破损皮肤被舔舐、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、与蝙蝠接触等情况,应在医生的评估下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,包括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、抗狂犬病血清。

既往接种过狂犬病疫苗

再次咬伤后还需要

进行免疫接种吗?

据介绍,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,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,不需加大剂量。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。

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,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;在1-3年内再次暴露者,应于0、3、7天各接种1剂疫苗;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。

省疾控中心提醒

尽管目前仍无法治愈 但狂犬病是一种 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

日常预防和暴露后

规范处置至关重要

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

↓↓↓

为了自家狗猫的健康,防止传播疾病, 饲养人应及早为其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。

带狗外出或遛狗时,要带牵引绳或给狗戴上笼嘴, 防止咬伤他人;遇到野生动物避免接触及投喂食物,进入洞穴探险发现有蝙蝠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或中止探险活动。

被狗、猫等动物抓伤或咬伤后,切勿有侥幸心理, 切勿使用偏方处理。应当立即用肥皂水(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)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,并在24小时内前往正规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(动物咬伤门诊), 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, 以免错失最佳处理时机。

来源:安徽疾控